
你曾想过,未来金融会是什么模样吗?
10月1日,OKX 创始人兼 CEO Star Xu 受邀出席新加坡 Token2049 峰会,并在主舞台发表了《万物上链,自托管即未来》(Everything Onchain, Self-Custody Is the Future)的主题演讲。他认为,金融的下一个时代,不是由机构替用户保管资产,而是用户在链上真正掌控自己的资产。金融正如互联网发展一样,从封闭系统走向开放协议,且链上金融的基础设施已全面就绪。他强调,随着“先信任,后验证”的时代结束,金融正转向“先验证,后信任”,在这一背景下,自托管才是未来——金融的未来不在保险库里,而是在你的加密钱包中。
随后,他在 X 平台发帖重申演讲观点:“金融的未来不会在闭门造车中决定——它将在链上、公开透明地构建。在 TOKEN2049 峰会上,我分享了我们的愿景:万物上链,优先自托管,信任前先验证。在 OKX 生态中,我们正以区块链上的每一个区块、每一笔交易,逐步建设这一未来。现在,一切才刚刚开始。”
让我们走入Star他的视角,来窥探未来金融的面貌:为什么万物都将走向上链?为什么自托管是未来?以及OKX 如何参与未来金融构建?以下是 Star 在 Token2049 的演讲全文(经整理):
为什么万物都将上链?大家下午好。十二年前,我创立OKX时,比特币就像是童话故事里的魔术豆子,或游戏里的代币。我们当时也举办了像Token 2049这样的活动,送出了上百个比特币,现在看来没法这么搞了——今天比特币ETF的市值已经超越了黄金ETF市值、以太坊、Solana等公链也成为了去中心化应用的基础设施。
金融的下一个时代,不再是由机构替用户保管资产,而是用户在链上持有和管理自己的资产。
以史为鉴,如果我们回顾移动设备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移动通讯行业同样存在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那些传统的大公司,比如诺基亚、摩托罗拉,它们自己生产设备,开发操作系统和应用。然而,当新一代开放系统的公司横空出世,比如 Apple 和安卓,最终导致这些依赖封闭系统的传统巨头在几年之内迅速衰落,几乎灰飞烟灭。
现在,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传统金融,会发现大部分仍然是封闭系统,而去中心化金融(DeFi)则完全不同,它是开放系统:交易透明、规则可验证,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上开发自己的应用。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链上系统?它有四个核心定义: 第一,必须是公开透明的。第二,必须允许任何人基于这个系统进行开发(推动无限创新)。第三,它不能依赖于任何一个服务供应商,用户应该被允许自由迁移,从一个服务商切换到另一个服务商。第四,这一切都必须是全球化的。#p#分页标题#e#
我认为,在不远的未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资产上链。今天,链上已经有加密货币,也有代币化的证券。而在未来,债券、现实世界资产(RWA)、支付等各类金融要素也都会逐步迁移到链上。换句话说,万物皆会上链。
链上金融距离我们还有多远?那么,链上金融距离我们还有多远?我认为,基础设施已经全面就绪。
十二年前,比特币网络每分钟大约只能处理 7 笔交易。但今天,我们看到很多 L1 区块链已经能够在 1 秒钟内处理上千笔交易,而基于以太坊的 L2 更是可以在每秒处理上万笔交易。
与此同时,加密资产本身也在不断发展。比特币已经成为“数字黄金”,而稳定币则被证明是过去十二年里最成功的加密货币应用之一。
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加密公司开始学习如何在监管体系下健康发展。全球各国也在积极推进加密立法,比如,美国提出了 GENIUS 法案,欧盟推出了 MICA,新加坡的 MAS 在立法方面同样做出了诸多努力。
为什么自托管是未来?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上,我们努力工作赚钱,然后把钱放在家里,甚至有时是放在床下。那时,我们并不依赖代理人来托管资产。可是在现代金融体系里,我们要面对大量的“代理人”,还需要考虑哪些代理人值得信任。通常的逻辑是,我们先选择相信一个“代理人”,再去验证他是否可靠。而一旦这个“代理人”破产,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