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WolfDAO
第一章:伪装的权力:技术去中心化与权力中心化悖论现代 Perp DEX 的核心创新在于智能合约执行、链上透明和用户自托管。这些技术优势构成了其「去中心化」的防御外衣,然而,这往往掩盖了更深层次的权力集中。
1.1 权力集中陷阱:经济模型与治理结构的隐性垄断虽然项目声称由社区治理,但代币分配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权力结构的中心化。大部分治理代币集中在创始团队、早期投资者和 VC 手中,使得所谓的「民主治理」沦为少数大户的表演。
更重要的是,流动性是 Perp DEX 的生命线,而它被专业做市商和机构 LP 高度垄断。普通用户难以在费用分成和治理奖励的「马太效应」中与之竞争,高昂的提案成本更是将小投资者排除在治理门槛之外,使得民主成为一种幻象。
第二章:隐形之手:四重机制下的市场操控中心化资本并非直接攻击技术架构,而是通过建立结构性的不平等机制,实现对市场和用户的深度控制。
2.1 垄断:资本推动的寡头市场格局2025 年的 Perp DEX 市场呈现出惊人的集中度:前四大平台(Hyperliquid、Aster、Lighter、edgeX)合计控制了高达 84.1% 的市场份额。
这种极端集中并非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而是资本筛选和倾斜的产物。例如,Aster 在 TGE 后短时间内获得近 10% 的市场份额,其「空降式成功」充分证明了背景和资本的决定性作用远超技术创新。大平台通过规模优势吸引更多手续费和资源,形成正反馈循环,创造了几乎不可逾越的流动性壁垒。在融资环境恶化的当下,这种寡头格局被进一步固化,新项目的生存空间几乎被扼杀。

source:theblock
2.2 干预:双重标准的治理与利益取舍治理中心化最残酷的表现是选择性干预机制。Hyperliquid 的两个经典案例,清晰地揭示了程序正义是如何在平台自身利益面前失效的。

平台不是在选择干预与否,而是在选择性地行使中心化权力,以确保其利益结构不受威胁。用户的数千万美元损失在平台眼中只是「市场风险」,而平台的潜在损失则需要通过破坏去中心化原则来紧急救援。
JELLY 事件的闪电干预:当 JELLY 代币遭遇重大价格操控,直接威胁平台流动性和用户金库资金时,Hyperliquid 的反应堪称神速。验证者节点快速达成紧急共识,绕过所有正常治理流程,直接发起链上投票并强制关闭获利订单,对相关操控账户直接关停。平台解释称这是为了保护平台用户金库资金不受损失而被迫采取的行动,整个过程展现出惊人的执行效率。#p#分页标题#e#
XPL 事件的冷漠回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操控者通过精心策划的轧空操作在 XPL 市场获利超过 4600 万美元,造成空单用户总损失约 6000 万美元(远超 JELLY 事件的 1100 万美元损失)时,Hyperliquid 的态度截然不同。

source:hyperliquid discord
平台在官方 Discord 中回应:「XPL 市场经历了剧烈波动,但 Hyperliquid 区块链按照设计正常运行,没有出现任何技术问题。清算和自动减仓机制均按公共协议执行,且由于平台采用完全隔离的保证金制度,此次事件仅影响了 XPL 头寸,协议并未产生任何坏账。」
在这场资本盛宴中,操控者精心利用了 Hyperliquid 平台的结构性弱点:
一是链上极致透明度让操控者可以精确计算所需资金和预期效果;
二是孤立的预言机系统使得 XPL 在 Hyperliquid 上采用独立价格体系,操控者可以在这个「围城」内随意操控价格而无需担心外部交易所的价格平衡压力;
三是选择了未上线的「纸合约」代币,不存在现货交付压制;
四是精准选择了流动性最薄弱的时机。
双重标准的利益计算逻辑:这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暴露了清晰的利益计算公式:JELLY 事件威胁平台金库,触发干预;XPL 事件仅损害用户利益且平台金库未受损,选择忽视。平台自身的资金安全始终是第一优先级,所谓的去中心化原则只是在不威胁平台核心利益时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