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Four Pillars
编译:Tim,PANews
关键要点:关于韩元稳定币的发展,目前处于什么状态?让我们来解析韩国政府、议会和企业界的立场和最新动向。
稳定币的本质可归结为一场「净流入与净流出的博弈」。区块链技术拓展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而对各国政府和企业而言,核心问题在于这种增强的普惠性究竟会吸引更多资本流入,还是导致更多资本外逃,各项政策与战略都必须基于这种推演来制定。
在这个「净流入与净流出」的框架下,韩元稳定币对政策制定者和企业而言都是一个棘手难题。然而全球金融体系已开始向区块链倾斜。若韩国犹豫不决,恐将在金融创新浪潮中被远远抛在后面。
目前,韩国已提出五项与韩元稳定币相关的独立法案。执政党共同民主党议员闵炳德、安度哲、金贤政和李冈日已提交提案。在野党国民力量党议员金恩惠也提出了一项法案。虽然五份草案的大体框架相似,但在细节上存在差异,例如发行方资格、是否允许支付利息以及抵押要求等。
除立法者的法案外,韩国政府机构金融服务委员会 FSC 也正准备推出第二阶段数字资产法规,其中将包括稳定币监管条例。由于 FSC 会最终将对与韩元挂钩的稳定币拥有最高监管权,业内正密切关注其即将公布的法规草案。
与美国不同,在韩国,如果金融产品的法律框架尚未建立,企业在实践中几乎无法开展任何业务。因此,对企业而言,最关键的问题在于韩元稳定币立法何时能实际通过。
根据韩国第 21 届国会的立法活动报告,政府提案的平均通过时间为 435.2 天,而议员提案的平均处理时长为 657.1 天。金融委员会拟于 2025 年 10 月提交的稳定币法案属于政府提案范畴。即便以此时间点起算,韩元稳定币立法真正落地很可能也要等到 2027 年初。这意味着在此之前,韩国企业乃至外国区块链项目几乎都不可能推进具体的商业计划。
2.利好私有区块链从一开始,我们就主张,韩国的区块链产业要想真正发展,就必须在以太坊或 Solana 等公链上发行韩元稳定币。但目前来看,这一愿景似乎难以实现。
预计将负责监管韩元稳定币的两个公共机构是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和韩国银行。韩国央行的立场很明确:需要推出韩元稳定币,但没有理由仓促行事。他们更倾向于从私有区块链开始,逐步扩展。新上任的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甚至表示,韩国应该构建自己的定制区块链,并在此基础上发行稳定币。
他们的立场不无道理。与美元稳定币不同,韩元稳定币面临着外汇法规的高准入门槛和资本外逃风险。从国家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直接在公有链上发行韩元稳定币确实难以管控。#p#分页标题#e#
韩国是全球少数几个不依赖 Visa 和万事达卡进行国内支付,而是偏好使用本国支付系统的国家之一。这个国家至今仍深受 1997 年外汇危机创伤的影响。因此,监管机构更倾向于将经济控制在可预测的范围内。由此看来,韩元稳定币极有可能会率先在私链而非公链上推出。
对于那些支持韩国区块链生态系统发展的人来说,这一发展方向令人失望。但即便如此,国内系统集成商和全球区块链基金会依然能从中发现机遇。
韩国本土系统集成企业有望承接为稳定币发行量身定制的韩国特色区块链建设项目。一个明显的例子是 LG 集团旗下 IT 服务子公司 LG CNS,该公司曾为韩国央行搭建央行数字货币试点的区块链基础设施。
公链项目仍可为处理韩元稳定币发行与参与分销的私有网络提供技术支持。Avalanche 子网和 Arbitrum Orbit 就是典型范例。任何具备大型公链搭建与运营经验的团队,都应该能轻松地为韩国量身定制此类方案。
稳定币的效用主要来自于其存在于公共网络之上。要使韩元稳定币具备竞争力,它要么必须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公链上,要么出于政治因素限制而无法实现,但最终也必须扩展到公链上。
如果发行仅限于私有网络,那么韩国特色区块链成功的唯一可能是:必须建立一个国家运营的私有网络,并且所有金融服务,稳定币、代币化资产、平台积分等产品都必须接入该网络。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样的模式将保持私有性,但对韩国公民和国内市场而言,它能模拟公链的用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