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加密全景:宏观环境的极致适应 & 稳定币的就地创新

09-18 , 19:32 分享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揭示:五百年来,旧殖民主义与新殖民主义先后把拉美变成“专门输血”的外围,资源越富饶,血管越被切开。今天,区块链的自主节点、开源代码与分布式账本,为拉美提供了重建“血液循环系统”的技术可能: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的开发者正发行比索、雷亚尔计价的本地稳定币,用智能合约把跨境手续费压到分厘,让侨汇、贸易融资不再必经美元清算。

正如任何一场技术革命,总有人迅速拥抱新事物,而大多数人要么无法理解,要么对变革心存畏惧。在拉美地区,“加密货币”或“稳定币”这两个词仍会引发复杂情绪;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浪漫的加密叙事铺开,但真正理解区块链技术及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的群体依旧只是少数。更不用说 USDT、USDC 仍以九成市场份额覆盖拉美,美联储利率、美国监管一句话就能收紧阀门,新“货币殖民”若隐若现。

在通过之前一文梳理了拉美加密金融支付生态的链上全景之后,本文我们将依托 Frontera, LATAM crypto ecosystem: Leading the New Digital Economy 一文,对拉美新兴加密行业进行深度、客观地分析。

我们将从拉美加密生态的全景图展开,来看加密货币/稳定币在其中的用例:拉美究竟在用什么方式采用加密货币、又是出于何种目的,以及构成其用例背后的加密项目、社区、投资者。然后通过对拉美主要国家(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的梳理,来最后推演拉美稳定币支付项目的演化路径。

给大家额外的思考题是:是否 Eduardo Galeano 在书中所详列的史实所昭示的,与现实的差别只在于,过去是殖民地的银矿与种植园,今天是每个人的数字钱包;过去靠枪炮与商船,今天靠代码与节点——但“血管”被切开的角度,依旧指向同一个北方。

一、拉美的加密生态全景 1.1 整体概括

过去 15 年,加密货币从自由主义极客的小众玩具,演变为全球金融版图的关键组成,彻底改变了我们对货币与价值的认知与使用方式。TripleA 数据显示,全球持有虚拟资产的人口已增至 5.62 亿 (2023 年为 4.2 亿),占世界总人口的 6.8% 。

虽然过半用户仍在亚洲,但南美却是去年增速最快的地区,用户量几近翻倍,跃居全球加密采用第三大市场,超越欧洲。在拉美内部,阿根廷与巴西领跑,两国因不同却互补的社会经济因素,成为稳定币采用的双引擎。#p#分页标题#e#

阿根廷持续的经济动荡——多年恶性通胀与严格外汇管制——迫使大量民众转向比特币、稳定币等加密资产以求保值。尽管政府推行财政紧缩,通胀仍潜伏肆虐:2024 年 10 月消费者价格同比暴涨 193%,虽为年内最低增幅(9 月为 209%),却是连续第六个月放缓。即便如此,购买力仍日复一日缩水,加密货币遂成救命稻草,稳定币在阿根廷金融生态中的地位愈发稳固。高互联网与移动设备普及率为这一进程提供了技术土壤,使其成为传统金融的可靠替代。经济虽动荡,DeFi、代币化、支付项目却遍地开花。

巴西作为拉美人口最多、最多元的国家,则凭借科技圈的浓厚兴趣与初创/金融科技沃土,加密采用率节节攀升。全国移动渗透率居拉美前列,加密应用与数字钱包触手可及;年轻、懂技术的群体对新事物接受度极高。央行数字货币(CBDC)已上桌,监管框架快马加鞭,投资环境愈发友好。高校与创新中心纷纷开设区块链及加密课程,培育本土人才。加之巴西在拉美金融服务业的龙头地位,加密资产已逐步融入传统金融产品,进一步加速普及。

墨西哥的加密采用则主要受侨汇逻辑支配。作为全球最大侨汇接收国之一,每年数十亿美元从美国回流,美墨间巨额资金流动让传统汇款渠道成本高、速度慢的问题凸显,加密方案恰好提供更快更便宜的选择。相较阿根廷,墨西哥宏观经济稳定,加密更多被视为便利工具与投资标的,而非抗通胀盾牌。金融科技强劲,驱动采用,但多样性稍逊,生态仍待成熟。

哥伦比亚的采用水平虽高,却呈